2025年6月23日至6月27日,南京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迎来了一群特殊的“丈量者”——金陵科技学院建筑系23级建筑学的同学们。金陵科技学院建筑系薛云、王盈两位老师带领同学深入这片保存着众多明清风格建筑的活态街区,开展了一场意义深远的建筑测绘实习,用专业工具与青春热忱,为守护金陵古城的历史记忆与传统营造贡献力量。
作为南京城南文化的核心承载地,老门东的一砖一瓦、一梁一柱都凝结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与精湛的营造技艺。本次实习旨在让学生们跳出书本,通过实地测量与图纸绘制,精准把握古建的空间尺度、结构逻辑与装饰细节。从雕花门窗的纹样,到整体建筑的形制布局,同学们在深度接触中解码传统建筑的智慧密码。
实习现场,工作严谨而有序。同学们分组进行测绘工作,有手持专业工具,专注丈量建筑立面细节;有依据测量数据,将建筑的形制与结构精准转化为立面图和大样图上的线条符号;有负责整体流程协调,确保测量与绘图环节高效衔接。面对高处墙体难以触及的测量难题,同学们集思广益,采用卷尺参照+多角度拍照取样+门高数据整合”的复合方法,显著降低了传统估测的误差。
“这次实习让我们真正体会到‘数据是建筑绘图的基石’。” 学生们在实习心得中写道。从前在课堂上,数据由老师给定,绘图如同 “纸上谈兵”;而在老门东的实地测绘中,他们深刻认识到,每一个尺寸的误差都可能影响对建筑真实面貌的还原。从木构门窗的雕花纹理到青砖墙面的细微差异,这些在测量中发现的细节,让学生们明白传统建筑并非冰冷的 “几何体”,而是饱含工匠巧思与人文温度的艺术作品。
建筑测绘实习让他们触摸到教科书之外鲜活的建筑生命——木质门窗纹理间暗藏的工匠巧思,青砖墙面看似对称却蕴含的细微变化,都成为解读传统营造美学的密码。此次实践活动不仅带来了学生技能的提升,更是一次文化责任的觉醒:每一次精准测绘,都是在为濒临岁月侵蚀的历史建筑建立珍贵的“数据档案”,为后续的修缮和更新筑牢科学基础。(通讯员:薛云、王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