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学院新闻
铭记历史守初心 砥砺奋进担使命——建筑工程学院组织师生党支部赴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5-11-06    作者:    浏览次数:

为深切缅怀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建筑工程学院机关教工党支部、建筑系教师党支部、建筑城规学生党支部于2025年11月5日下午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铭记历史守初心 砥砺奋进担使命”主题党日活动,通过沉浸式祭奠缅怀、实地参观、现场教学等形式,引导师生党员在历史现场感悟初心使命。

缅怀祭奠寄哀思 党日活动强党性

下午2时,全体党员佩戴党徽,怀着沉重肃穆的心情走进纪念馆。在悼念广场前整齐列队,学院党委书记杨如丽整理缎带,带领师生党员向“哭墙”遇难者姓名墙敬献花圈,师生党员在300000余遇难者姓名构成的黑色花岗岩墙面前,向遇难同胞默哀一分钟。

在史料陈列馆,师生党员依次参观了“日军入侵”“南京沦陷”“血腥屠杀”“国际救援”“正义审判”等展区。师生党员沉重地凝视着泛黄的照片、锈迹斑斑的遇难者遗物、幸存者的口述视频,以及动态还原的“万人坑”遗址。在“12·13”遇难者档案陈列区,学生党员祁靓在陈列墙前驻足许久,激动地分享:“作为建筑学学生党员,我们调研过23处抗战遗址建筑,每一处弹痕都在提醒我们:守护历史记忆是共产党人的政治责任。”

专业研学悟初心 建筑叙事承精神

参观过程中,师生们特别关注了纪念馆建筑本身的设计细节。作为国内重要的抗战纪念设施,纪念馆以“断壁残垣”为建筑意象,灰色混凝土墙面象征战争创伤,下沉式广场寓意历史的沉重。建筑系党支部书记马颖忆现场与同学们交流说:“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本身就是一部用建筑语言书写的史书,其空间序列、材料选择、光影运用无不传递着庄重与哀思。”

党员教师们在参观过程中激烈研讨:“在教学中是否充分挖掘了建筑在传承记忆、塑造精神空间方面的独特价值?”“应引导学生思考建筑的社会意义,让未来的设计不仅服务于功能,更能承载文化、铭记历史、启迪人心,培养更多有责任、有担当的新时代高素质应用型建筑设计专业人才。”

党建引领促育人 砥砺奋进新征程

学院党委书记杨如丽在总结讲话中强调:“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本次主题党日活动,既让师生党员接受了深刻的精神洗礼,又推动了课堂思政的实践探索。各党支部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成效。”

近年来,建筑工程学院持续深化“专业+思政”育人模式,“古建新生”红旅志愿品牌活动持续开展,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沉浸式学习+实践性转化”的方式,进一步筑牢了党员同志的历史记忆和专业担当。